“有星星,好像就在頭頂上呀!”
“北斗七星到底是哪幾個?是Z亮的那幾顆嗎?”
“原來還能看到星星,原諒我總是把‘閃閃的風箏’當成‘城市星空’。”
這里的星空如此浩瀚而清晰,怎么能那么早睡覺呢?
找個空曠的地方,坐在桃花樹下,靜靜地觀星,腦子開始意識流了,牛郎織女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涌出來。
蟲鳴鳥叫似近似遠,每一次呼吸自己都聽得見,忽然思念起好久沒回的家鄉來,都是一樣的味道和觸摸。
這份性價比極高的情緒價值,不需要到大理或阿那亞尋找,開車四、五十分鐘到距離武漢50公里的卓爾桃花驛小鎮就能獲得。
它是孝感楊店鎮,也是武漢北,是連接孝感和武漢的溫柔鄉。
孝感楊店鎮,湖北地理版圖上的掃地僧。
自古為交通要道,唐代時就在此設立驛站,因驛站周邊廣種桃樹,萬畝桃林云蒸霞蔚,每一樹都書寫著天地間Z浪漫的春日詩箋。
驛站,本是傳遞戰事消息的烽火臺,也是官員出差歇腳的地方,旅途困頓,戰事一發千鈞,唯有站外的桃花,可以暫時慰藉那些奔波官差們的疲憊之心。
楊店鎮作為“金卉花海·古驛桃霞”的一核心,承載著唐宋以來的桃花詩韻。宋代文豪蘇軾途經此地時,曾留下“桃花香遠驛,蔓草亂斜陽”的千古絕唱。
又如后邑人沈明的《詠桃驛》詩:“春暖桃花驛,人耕紅杏村。戌樓當寺靜,澗水過橋渾。雨歇鶯遷樹,煙銷客斷魂。承平經百戰,閑卻幾烽墩。”
“桃花古驛”、“桃花驛”的美稱便因此得來。
如今,萬畝桃林沿古驛道綿延十里,春日桃花灼灼如霞,與青磚黛瓦的古驛站相映成趣,重現“人面桃花相映紅”的詩意場景。
除了桃花,楊店鎮還藏著一片金色秘境,綿延的油菜花在春風中翻涌,與遠山、村落交織成油畫般的田園風光,漫步田間,花香沁人心脾,蜂蝶翩翩起舞,仿佛墜入莫奈筆下的春日幻境。
“十里桃花爛漫,千年古驛留香”,楊店鎮以萬畝桃林為底色,打造“四季桃鄉”品牌:春賞桃花、夏采鮮果、秋研學、冬年慶,形成農文旅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樣板。
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,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,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,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,像母親對于她的兒女一般。
只有在鄉村,才是真正的生活。有祖輩一直住過的房子,一直耕種的土地,有根植于血脈的骨肉親情,有無比熟稔的鄉音和鄉親……
回到鄉村,早起不是被鬧鐘叫起來的,而是被雞狗、蟲鳴、鳥啼叫醒的。
3月18日至4月6日,第十一屆桃花節以云霞為引,邀你共赴一場魏晉遺風的春日雅集。
早上陽光正好,沿著塘邊地角散散步,每一口呼吸都是新鮮甘甜的,慢節奏的生活讓人身心瞬間打開。
中午的太陽有點大,不如去卓爾書店逛逛,行走在錯落有致的書架間,隨手抽出一本書,點杯咖啡就可以過一下午,實屬愜意。
偶然碰到一個小朋友,給她讀讀繪本也不錯,到了書店,小朋友也安靜了,這份親子時光也是完美的。太小看不懂書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她很小的時候,就是有書店陪伴她的。
閑暇時刻還能去手工作坊動動手,做陶藝、做扎染、做彩繪、手工皂、DIY唇膏,享受那愜意時光。
看完桃花,約上三兩好友,圍爐煮茶,閑聊過往,吹著和熙的春風,定享這一刻的漫時光。
推開窗就是田園,假山假水,綠樹成蔭,心情都舒坦了,偶遇晴天,晚上還能看到連成一排的星星,實在是太滿足了!
燒柴火,土鍋炒菜,鍋碗瓢盆都是大的,現殺的雞、現拔的青菜,新鮮十足,或許這就是農家菜好吃的秘密!
原來鄉村里也有一片沃土,讓我們盡情發揮,一片花海、一片磚瓦,更甚一把凳子,都能成為風景大片的背景。
一雙又一雙手臂,在塘堰飛舞,奏響了一支春之曲。 ——閻志《腳印大地》
2015年,卓爾正式啟動桃花驛項目。
具有濃厚鄉土情懷的詩人總裁閻志,想在這里做湖北省Z大的田園綜合體,總面積32000畝的廣袤原野。
這片巨大的原生態土地,可以承載任何天馬行空的想象力。
油菜花、桃花、青青麥苗不受拘束地生長,而且看不出有人為規劃的痕跡。長到哪,開到哪。在田地、植物不被打擾的留白處,蓋起了數量不多的素樸建筑,都是土、石、木結構和大地色,看上去很厚重的踏實感,很奢侈的疏朗感。
門口都有一個小池塘,四季蛙鳴蟲叫,岸邊桃柳隨意擺個POSE皆是風景。碎碎的石子路,半封閉的石塊壘起的院墻,古樸的原木地板、樓梯、門和器物,走在上面有簌簌的聲音,就像走在小時候老家的閣樓木板上。
一樓開放式的庭院,二樓的露臺,只擺放了桌椅,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。不管是戴寬邊漁夫帽的文藝女神,還是戴墨鏡扮酷的大叔,往那一站、一坐或一倚,都是有故事的同學。
昔日“蔓草亂斜陽”的一片荒蕪丘陵,今朝“桃花香遠驛”的心情隨拍。 3月21日,2025湖北大V春季行活動,受邀到卓爾桃花驛小鎮體驗。見多識廣、腦子活躍的大V們來到這里,立馬就生產了千百個idea。 千呼萬喚始出來,當穿著輕綠色中式風外套的項目負責人李子琦款款走來時,立馬就有一種與桃花驛“太match了”的感覺!2017年,曾在海外留學、操盤過多個大型特色小鎮項目的李子琦,受閻志邀請,來主持桃花驛的設計和運營。“這里沒有特別驚艷的風景,它就是萬千中國普通鄉村的樣子。但是我們想做出國人心目中Z美鄉村的樣子,有生活美學,有人文氣息,有藝術氣質,有鄉賢文化,而不是傳統鄉村那種臟臟的、亂亂的感覺。這個地方足夠大,所以要裝大量的內容,比如琴棋書畫、非遺傳統等。”她說。在桃花驛,李子琦是一個“捏合者”,就是把牽涉到農業、旅游度假、文化、地產這些大產業的人員、資源、政策、市場和產品,都捏合到一起。這很難,也很慢,是長期主義的慢工出細活。
她把文創產業作為抓手之一,“鄉村振興其實需要的是人才的回歸,而鄉創則是促成人才回歸的方式。”在桃花驛,李子琦敞開大門,歡迎每一位鄉創人才來到這里,成為新村民。
她選擇用文創的方式來為農業賦能,讓農業、農產品文創化,發展創意農業,泥塑、陶藝、皮影等非遺工作室,甚至評書、曲藝等民間藝術都在桃花驛落地生根,而桃花酒、桃膠、桃花茶等文創產品也被開發出來。
李子琦表示,Z近也在探索與景德鎮工藝藝術合作,期待能把景德鎮瓷器工作室也引到桃花驛來,走出一條能真正的農、人、居、生態為一體的新型鄉村振興之路。
未來卓爾桃花驛計劃至2025年引進100家文旅企業,孵化1000家創業項目,打造“中西部鄉村振興標桿”。二期工程將建設文化藝術中心、東坡紀念館等,深化“農文旅體養”跨界融合,探索城鄉均衡發展的“桃花源樣本”,成為都市人“詩意棲居”與鄉村青年“返鄉逐夢”的交匯點。
10年的堅守,中間還經歷了疫情考驗。桃花年年開,桃花驛小鎮也在一點一滴地接近于理想的模樣。
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田園夢。所有的特色文旅小鎮也都在爭搶這個情懷蛋糕。
從前車馬聲聲慢,現在看個視頻也要快進。無論是躺在田邊帳篷里玩吃雞游戲,還是拿著單反拍星星,新時代的“鄉土中國”會具像化出無數個卓爾桃花驛小鎮的樣本來,承載著鄉村振興、農文旅融合、鄉賢文化重現的夢想。
科技、資本、市場……當這些鐵血要素匯聚到鄉村大地上,還是為了圓我們當初心中那個Z純真的夢,在百草園采桑葚和覆盆子,在西瓜地里和閏土一起刺猹。 本帖最后由 得意美購 于 2025-03-24 18:52 編輯
|